淺談導學案在導學中的心得體會
在大力推進實施素質教育、進一步深化教育教學改革的背景下,我校審時度勢、高瞻遠矚,在全校推行了“五環(huán)教學”教學模式,構建自主互動高效課堂。實施兩年來,有很多心得和體會。導學案是課前學生預習,課堂師生實施教學的載體。一份好的導學案應該針對本課的教學重點進行有層次性的編寫,讓教學具有漸進性。這就要求備課組應該做出更多的努力,下面我就導學案導學的具體做法和體會談一談。
一.導學案和教案的差異。
我認為“導學案”是教師指導學生學習的方案,是教師依據學生的知識水平、知識經驗,為指導學生進行主動學習而編制的學習方案——它是站在學生立場上編制的,主要是讓學生去完成,因此它不同于教案。而教案是教師站在如何教的立場上編制的——它沒有或很少考慮學生的主動學習,主要是老師如何去教,老師怎樣去上好一節(jié)課。
二.如何編制導學案
1.學習目標的制定。學習目標要明確具體,一目了然,簡單明了,不能太復雜。
2.導學案是教師指導學生自主學習的方案,因此在導學案的編制時應該從學生已有的知識出發(fā),重點突出一個“導”字. 問題的設計和問題的形式要靈活多樣。例如我在編制《Unit6 Do you like bananas?導學案》時就是先從“食物”的知識開始預設問題,“名詞的復數”層層引導學生來自主探究“名詞的單復數”,從而達到教師引導,學生自主探究學習的目的。學生能聯系小學已經掌握的知識,認真完成導學案。
3.對于導學案中的練習題的編制我認為題量不能過大,要精選精練,設計要有階梯性,層次性,要由淺入深。要保證一般層次學生知識的掌握,也必須能讓部分優(yōu)秀生吃飽。同樣一份導學案不一定要求每個學生都完成,依據學生的層次而定。單純題目的羅列,導學案就變成了課堂練習題,就失去導學的目的;題目難度值偏大,大部分就會出現厭學,馬虎應付的現象,不按時完成。
4. 需要全級同科老師的參與。在學案的設計和使用前,老師的集體備課也是非常重要的,要集全體老師的智慧為一體,創(chuàng)造一份高質量的導學案,才能提高教學質量。
比如我們學校七年級英語組編制導學案時都是分配好課題后,由一人主編其他幾位教師審核后在印刷,提前一周把編寫好的初稿印發(fā)給其他老師進行審閱,針對需要改進的地方進行調整,于上課的前一天或前兩天印發(fā)給學生做預習工作。
三.使用導學案中的一些感受
1.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。以前在用教案上課時都是我在上面講,一部分學生聽,還有一部分學生兩眼無神,“身在曹容,心在漢”,很少有學生主動參與;使用導學案后我講的少了,學生參與的多了,特別是從學校每節(jié)課都安排10—15分鐘的課堂展示后更是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,使學生真正的參與到了學習中來。也使以前那些學生從一個旁觀者,成了學習的參與者,并且還能代表小組發(fā)言,給了他們一個展示的機會。其實,每個學生都有展示的欲望,當這部分學生也參與進了學習中來,課堂氣氛就更活躍了,學生動起來了,學習成績就好了。提高了課堂教學效果。以前上課講得口干舌燥感覺很累,結果效果還不好;使用導學案后絕大部分學生都在努力的學習。
2.教師的業(yè)務水平得到很大提高。 使用導學案上課雖然很輕松,但是在課前卻需要精心準備導學案,分析校情和學情,搜集資料,設計問題。
四.使用導學案中的體會
1.重視導學案的課后反思
學生要學會做學后反思就是學生要把學到知識、技能,解決了哪些問題,還要哪些問題有待解決,學習方法上有何收獲,哪些方面需進一步改進等要寫下來。同時老師也要寫下教學反思日記,就是要把自己完成每一次教學活動后,對實施教學活動的自我感覺記錄下來,反思應包括對本節(jié)課教學目標,實現程度,教學效果的好壞進行自我評價和原因分析,為以后的教學總結經驗。
2做好學案反饋,了解學生學情
下課時收齊學案,看學生是否用紅筆把錯誤標記,改正。查找學生共性問題并及時收集整理,為下單元的導學案設計做好鋪墊。
五.對導學案教學的困惑
經過一年的實踐總結,我認為這種教學模式真正體現了以學生為本,學生可以通過課前自學掌握大部分基礎知識,通過課堂的檢查點撥來鞏固知識,學生會的不講,不會的讓老師來補充,這樣學生課堂效率提高上去了,學習的自主性也增強了。但是在實施的過程中仍然有些困惑:
1 使用導學案后,有的同學是抄的。只會讀,不深思,都是機械的背下來,沒有真正理解。
2、如何調動學生完成導學案的積極性,最大限度的保證預習效果?
3、使用同一份導學案,怎樣帶動薄弱學生水平提高的同時,又如何提高優(yōu)勢學生的水平? |